作者:青榄君
来源:青榄家长地带
01
最近有位妈妈在网上晒出自家沙发的照片:玩偶成群,但是排列得整整齐齐,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顿时懵X了:
果然,第二天这位妈妈又发了一条动态,混世小魔王睡醒了之后的客厅:
到了11点、12点的时候……
很多妈妈都面临着这样的状态,像龙卷风一样的娃,走到哪里就破坏到哪里。经常上一秒刚收拾完,下一秒就全乱了。
妈妈们也很崩溃:我当然希望孩子学会整洁,可是臣妾做不到啊!
02
曾经,一个名为“史上最脏女生宿舍”的视频被传上网络,引起全世界热议。
视频里,某学校女生宿舍内,地面被垃圾堆满,人只能在垃圾周围勉强落脚,踩在垃圾上才能走出宿舍。其中一名女生正是拍摄此视频的人,说着:“我们宿舍已经熏走两个人了。”
凌乱的习惯虽小,在国内,我们甚至认为这稀松平常,可是在外国人看来呢?
就在视频发布后,一名在上海复旦大学学习了6年多的外国留学生写了一篇评论:
“中国学生并不介意住在这么脏的环境中。这些年来,我去过无数的中国学生宿舍,杂乱的房间是相当普遍的。书籍和纸张到处摆放,衣服挂在宿舍内的绳子上,外卖盒、垃圾、脏纸巾在房间里已经了放了数周甚至数月。窗户很少打开通风换气。
当问及为何不整理居住空间时,中国学生经常借口说他们学业‘太忙了’,但通常这些学生把所有的空余时间用来睡觉或玩电脑游戏,所以事实是,他们只是懒得清理。”
无独有偶,一位已经在澳大利亚生活十几年的华人老师说:“我是不会把房子租给中国留学生的!因为那意味着灾难!”
童书推荐人三川玲的一位朋友袁媛,她的工作就是每年把几百名中国孩子送去意大利留学,她说:“中国孩子和国外孩子都有各自的优点和毛病,但是依我所见的情况,很多意大利人拒绝把房子租给中国的留学生们,因为他们常常把屋子住成脏乱差。”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当凌乱的习惯蔓延至整个中国的土地,乃至“走向世界”时,反映出我们的教育是多么的不堪。
03
其实,很多人长大后的凌乱习惯多源于儿童时期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秩序感。
也有人认为,孩子小时候的凌乱无关紧要,甚至凌乱正是一个人具有创造力的表现。
他们说,因为爱因斯坦、扎克伯格、乔布斯等杰出人士在工作中都是桌子很乱的人,爱因斯坦甚至说过:“如果凌乱的桌面代表混乱的思想,那么空桌子呢?”
事实上,“桌子很乱”的扎克伯格来自犹太人家庭,他的父母会在他的房间准备一个专门的学习空间,在这个地方,书籍、文具、用品都要摆放得井井有条,因为犹太人认为,学习是一件神圣的事。
扎克伯格在办公
扎克伯格从小就养成一切从简的习惯,他买了很多件一模一样的灰色短袖T,他说:“我想让我的生活尽可能变得简单,不用为做太多决定、找东西而费神,这样我才能把精力集中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些重要的事情上。”
“苹果之父”乔布斯,绝对无法容忍在电脑线路板上出现丝毫凌乱的布线。他说:“这种杂乱,就算用户永远看不见,我们自己总是知道。”这种追求完美的人格特质,才造就了运行几近无瑕疵的苹果手机。
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KathlnD.Vohs曾试图用实验证明凌乱与创造力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混乱的房间,人的发散性思维水平整体较高。但他同时指出,传统的发散思维测验与生活中的创造性相差甚远,因此“混乱的环境”与“创造性”并无必然联系。
恰恰相反,哈佛商学院调查显示,学校中课桌收拾齐整的孩子大多是那些成绩优异、乐观开朗的孩子,而课桌乱成一团的孩子,往往也是成绩中下、马虎粗心,生活中也丢三落四的孩子。
一些成人的桌面混乱,房间凌乱,更有创造力,那是因为他们的内在秩序感已建立好,不需要通过外在的行动来彰显。
而儿童的经验是空白的,需要通过外在的环境积累来建立秩序感。
04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呢?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秩序的理解是不同的,如果孩子未满4岁,首先我们不要粗暴地去破坏他的秩序感。
孩子在1~3岁就已经有秩序感了。著名的医学博士、蒙特梭利教育创始人——玛利亚·蒙特梭瑞女士在《童年的秘密》中说过:
儿童的秩序感与成人是不同的,经验使成人变得麻木,但儿童正处于感知外界的过程,他们是单纯的。
当孩子排列好的积木不小心被你弄垮时,分分钟就哭给你看。
孩子们玩捉迷藏,每次轮到一个人躲都会藏在前一个人藏的地方,大人觉得无聊至极,他们却兴奋得很。
睡前讲故事,一本《蚯蚓日记》讲了一个月,还要讲。
有规律的重复,孩子享受的是过程的秩序感。此时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要破坏它。
孩子4岁以后,秩序敏感期的表现就没那么明显了,他更喜欢乱摆乱放,以此扩大自己的“控制范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在不断拓宽自己的疆界、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的过程,也是一个秩序不断被打破以及重新建立新秩序的过程。
让孩子从小建立良好的秩序感,家长可遵循“先懒后勤”的原则。
孩子4岁~7岁时,家长要“懒”。
懒,就是懒帮忙。
首先,你得“懒”给孩子买太多玩具
一位妈妈因为自己小时候没有玩具,所以儿子要什么玩具,都尽可能的满足他。有一天她发现儿子把积木往垃圾桶里倒,就批评他:你怎么这么糟蹋东西啊?儿子小声地说:这么多,我又玩不过来。
过多的玩具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幸福感,反而会给孩子造成无法掌控局面的挫败感。孩子也需要“断舍离”。
其次,就是“懒”帮孩子收拾,尽量温柔地引导孩子自己整理玩具
另一位妈妈,每次痛下决心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可是孩子还是时不时就把玩具拿出来。后来妈妈不管她,也不主动收拾,到了吃饭时间,她对孩子说:“吃饭的时间到了,在外流浪的玩具也想回家了,你是不是应该送它们回家吃饭了呢?”
孩子听后,开心地点点头,屁颠屁颠地就把玩具放回原位了。
当孩子上小学以后,家长要“勤”。
勤,就是勤整理。
上小学的孩子已经能很好地理解秩序了,也开始喜欢模仿,所以,家长首先要亲力亲为,勤整理自己的房间以及家里的公共区域,让孩子看在眼里。
丰子恺要求孩子不能随便乱丢东西,东西用完之后一定要物归原处。但他从来不用打也不用骂,都是自己先做。他的房间总是收拾得整整齐齐,孩子想找什么东西,他说在哪里,就一定会在那里,丝毫不差。
“破窗效应”表明,在轻微混乱的环境里,人们会模仿引起混乱的行为,从而使混乱加剧。如果房间十分干净整洁,那么孩子也会效仿保持整洁的行为,或者对混乱的行为有所顾虑。
一个整洁的家庭,本来就很难培养出一个习惯凌乱的孩子。
青榄家长地带(ID:ducool):在全国率先推出《生活中的数学》免费公益节目,每天10分钟,讲一个生活现象和背后的数学思维,让孩子惊叹:数学真好玩!
小编:悠小悠
帮主推荐阅读
1、“46岁,妈妈改嫁了。”
2、你拿命换来的孩子,连1万块钱都不值
3、我家孩子很听话,但他什么事都做不好!
4、15岁宫外孕少女:妈妈,你从不知道我曾与死神擦肩而过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详情
《大记者带小记者访问英国》
《大记者带小记者访问新加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