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常态化
*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实现了*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是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是一个民族的“主心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练“兴国之*”的伟大工程,是时代所需、社会所盼、人民所想。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最大限度凝聚思想共识的需要,是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感召力影响力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实践基础。任何一种价值观的形成,既要靠教育,更要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践经验的升华,并以指导实践为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实践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离开了实践、离开了生活,再好的价值观也只是空中楼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人民群众的具体价值实践,成为聚合社会正能量、引导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有益经验。一是“结合做”。把中央要求和地方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主动做”。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道德诉求,充分激发群众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引领做”。用“真善美”占领舆论阵地,引领社会风尚。四是“务实做”。坚持把求实效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实化措施、实化载体、实化效果。五是“创新做”。不断创新思路理念、方法手段、体制机制,为活动深入开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对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益启示。
当前,要加强宣传教育,增进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共识;要深化实践养成,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着力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人民群众从不断受益的切身感受中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常态化趋势!赞